第五章 传输层

题量: 37 满分: 100

作答时间:11-07 08:0511-25 09:04

最终成绩100

作答记录 本次成绩100

一. 单选题(共16题,43.2分)

1. (单选题)TCP 的流量控制使用的是(    )。

  • A. 固定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
  • B. Go-back-N ARQ 协议
  • C. 可变大小的滑动窗口协议
  • D. 选择重发 ARQ 协议
我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2.7
答案解析:

解析内容

2. (单选题)关于TCP连接建立过程,以下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

  • A. 约定双方数据传输速率
  • B. 约定初始序号
  • C. 分配缓冲器并告知对方窗口大小
  • D. 约定单个报文最大长度
我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2.7
答案解析:

第 5 章 运输层--5.9 TCP 的运输连接管理

3. (单选题)TCP 报头信息和 UDP 报头信息中都包含下列哪项信息(     )。

  • A. 定序
  • B. 流量控制
  • C. 确认
  • D. 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我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2.7
答案解析:

第 5 章 运输层--5.5 TCP 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4. (单选题)关于 OSPF 和 RI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OSPF 和 RIP 都是静态路由
  • B. OSPF 属于距离向量型路由协议,RIP 属于链路状态型路由协议
  • C. OSPF 适合在小型的、动态的互联网上使用,而 RIP 适合在大型的、动态的互联网上使
  • D. OSPF 适合在大型的、动态的互联网上使用,而 RIP 适合在小型的、动态的互联网上使
我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2.7

5. (单选题)TCP/IP 体系结构中的 TCP 和 IP 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

  • A. 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 B. 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
  • C. 运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 D. 运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我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2.7
答案解析:

1.7.5 TCP/IP 的体系结构

6. (单选题)TCP/IP 四层协议体系结构中的网络接口层对应于五层协议体系结构中(     ):I 物理层    II数据链路层    III 网络层。

  • A. I 和 II
  • B. III
  • C. I
  • D. I、II 和 III
我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2.7

7. (单选题)TCP首部中的(     )表明期望收到对方下一个报文段的首字节的序号。

  • A. 推送PSH
  • B. 确认ACK
  • C. 复位RST
  • D. 同步SYN
我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2.7
答案解析:

第5章 运输层--5.5 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8. (单选题)TCP 协议中发送窗口的大小应该是(     )。

  • A. 通知窗口的大小
  • B. 拥塞窗口的大小
  • C. 通知窗口和拥塞窗口中较小的一个
  • D. 通知窗口和拥塞窗口中较大的一个
我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2.7
答案解析:

第5章 运输层--5.8 TCP的拥塞控制--5.8.2 TCP的拥塞控制方法

9. (单选题)TCP 使用滑动窗口进行流量控制,流量控制实际上是对(     )的控制。

  • A. 接收方数据流量
  • B. 发送方数据流量
  • C. 收发双方数据流量
  • D. 链路上任意两个结点间的数据流量
我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2.7

10. (单选题)TCP 和 UDP 提供了“端口号”,其作用是(     )。

  • A. 标明特定主机的标识
  • B. 标明特定的应用实体
  • C. 便于路由选择时能提高算法效率
  • D. 指明本主机只能为一个进程提供服务
我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2.7
答案解析:

第 5 章 运输层--5.1 运输层协议概述--5.1.3 运输层的端口

11. (单选题)配置 OSPF 路由,必须具有的网络区域是(     )。

  • A. Area0
  • B. Area1
  • C. Area2
  • D. Area3
我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2.7

12. (单选题)EGP 在(     )之间传播路由。

  • A. 区域
  • B. 局域网
  • C. 自治系统
  • D. 自然子网范围
我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2.7

13. (单选题)可靠的传输协议中的“可靠”是指(     )。

  • A. 使用面向连接的会话
  • B. 使用“尽力而为”的传输
  • C. 使用滑动窗口来维持可靠性
  • D. 使用确认机制来维持可靠性
我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D
2.7

14. (单选题)加法增大算法属于的是(     )。

  • A. 拥塞控制方法
  • B. CSMA/CD 协议算法
  • C. 二进制退避算法
  • D. 流量控制算法
我的答案: A 正确答案: A
2.7
答案解析:

{ 第 5 章 运输层--5.8 TCP 的拥塞控制--5.8.2 TCP 的拥塞控制方法
}

15. (单选题)TCP首部结构中,端口地址的长度为(  ) 比特。

  • A. 8
  • B. 16
  • C. 24
  • D. 32
我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2.7

16. (单选题)若客户首先向服务器发送 FIN 请求断开 TCP 连接,则当客户收到服务器发送的 FIN 并向服务器发送了 ACK 后,客户的 TCP 状态转换为(   )。

  • A. CLOSE_WAIT
  • B. TIME_WAIT
  • C. FIN_WAIT_1
  • D. FIN_WAIT_2
我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2.7

二. 填空题(共18题,48.6分)

17. (填空题)在TCP/IP参考模型中,实现可靠端到端通信的是__________层。

我的答案:
2.7
(1) 运输
正确答案:
(1) 传输;运输

18. (填空题)在传输层,_______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

我的答案:
2.7
(1) TCP
正确答案:
(1) TCP

19. (填空题)对于TCP协议和UDP协议,支持多播的是____协议。

我的答案:
2.7
(1) UDP
正确答案:
(1) UDP

20. (填空题)____层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____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

我的答案:
2.7
(1) 网络
(2) 运输
正确答案:
(1) 网络
(2) 传输;运输

21. (填空题)TCP使用____次握手协议建立连接。

我的答案:
2.7
(1) 3
正确答案:
(1) 3;三

22. (填空题)传输控制协议的英文缩写是____。

我的答案:
2.7
(1) TCP
正确答案:
(1) TCP

23. (填空题)TCP报头的固定部分长度为________字节。

我的答案:
2.7
(1) 20
正确答案:
(1) 20

24. (填空题)如果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比较高,但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相对较低(如在线电影),一般可在传输层采用____协议。

我的答案:
2.7
(1) UDP
正确答案:
(1) UDP

25. (填空题)传输层通过____来标识不同的应用。

我的答案:
2.7
(1) 端口
正确答案:
(1) 端口

26. (填空题)传输层的端口号用________位二进制表示。

我的答案:
2.7
(1) 16
正确答案:
(1) 16

27. (填空题)TCP连接过程分三个阶段,即:连接建立、数据传送、____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
2.7
(1) 连接释放
正确答案:
(1) 连接释放

28. (填空题)在_______方式下,以太网适配器会接收所有经过本网卡的帧,不管这些帧是不是送给本机的。

我的答案:
2.7
(1) 混杂
正确答案:
(1) 混杂

29. (填空题)若当前慢开始门限ssthresh的值为32,在快恢复算法中,当发送方连续收到____个重复确认时,就执行“乘法减小”算法,将慢开始门限ssthresh的值调整为____。

我的答案:
2.7
(1) 3
(2) 16
正确答案:
(1) 3;三
(2) 16

30. (填空题)主机A向主机B连续发送了两个TCP报文段,其序号分别是70和100。则:第一个报文段携带了____字节的数据,主机B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____。如果B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180,则A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____字节。

我的答案:
2.7
(1) 30
(2) 100
(3) 80
正确答案:
(1) 30
(2) 100
(3) 80

31. (填空题)TCP报文中确认号为N,表明到序号____为止的所有数据都已正确收到。

我的答案:
2.7
(1) N-1
正确答案:
(1) N-1

32. (填空题)下图为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请在空格1-5处填上相应的字段名:ACK、填充、确认号、窗口、源端口;在空格6处填上长度值。

(1)-(6)的内容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
2.7
(1) 源端口
(2) 确认号
(3) ACK
(4) 窗口
(5) 填充
(6) 20
正确答案:
(1) 源端口
(2) 确认号
(3) ACK
(4) 窗口
(5) 填充
(6) 20

33. (填空题)下图是主机A与主机B的通信过程,已知连接建立时B通知A其接收窗口rwnd=400字节,请在图中空格1~空格5中填入相应内容。
(1)-(5)的内容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
2.7
(1) 101
(2) 201
(3) 201
(4) 501
(5) 0
正确答案:
(1) 101
(2) 201
(3) 201
(4) 501
(5) 0

34. (填空题)已知第一次测得TCP的往返时间RTT是30ms。接着收到了两个确认报文段,用它们测量出的往返时间样本分别是:26ms和32ms。设。加权平均往返时间值相应的计算公式如下:
             

 则:第一次算出RTTS=____ms。
     第二次算出RTTS=____ms。

我的答案:
2.7
(1) 29.6
(2) 29.84
正确答案:
(1) 29.6
(2) 29.84
答案解析:

第一次算出:RTTS=(1-0.1)×300.1×2629.6ms        

第二次算出:RTTS=(1-0.1)×29.60.1×3229.84ms


三. 分析计算题(共3题,8.2分)

35. (分析计算题)

一个数据报长度为 4000 字节(其中含固定首部长度 20 字节 ),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使用固定首部),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报长度为 1500 字节。传送时将数据报划分为3个数据报分片。则:

1、第1个数据报分片的数据字段长度是(1)字节,片偏移字段的值是(2), MF 标志是(3);

2、第2个数据报分片的数据字段长度是(4)字节,片偏移字段的值是(5), MF 标志是(6);

3、第3个数据报分片的数据字段长度是(7)字节,片偏移字段的值是(8), MF 标志是(9)。

请在(1)-(9)处填上适当的值。


我的答案:
2.7
(1) 1480
(2) 0
(3) 1
(4) 1480
(5) 185
(6) 1
(7) 1040
(8) 370
(9) 0
正确答案:
(1) 1480
(2) 0
(3) 1
(4) 1480
(5) 185
(6) 1
(7) 1020
(8) 370
(9) 0

36. (分析计算题)主机 A 向主机 B 连续发送了两个 TCP 报文段,其序号分别为 70 和 100。

1、第一个报文段数据序号是(1)到(2),共(3)字节的数据。

2、 主机 B 收到第一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应当是(4)。

3、 如果主机 B 收到第二个报文段后发回的确认中的确认号是 180,则 A 发送的第二个报文段中的数据有(5)字节。

4、 如果 A 发送的第一个报文段丢失了,但第二个报文段到达了 B。B 在第二个报文段到达后向 A发送确认,这个确认号应为(6)。

(1)-(6)的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答案:
2.7
(1) 70
(2) 99
(3) 30
(4) 100
(5) 80
(6) 70
正确答案:
(1) 70
(2) 99
(3) 30
(4) 100
(5) 80
(6) 70

37. (分析计算题)UDP用户数据报的首部格式包括以下几个字段:源端口,目的端口,长度,检验和。

一UDP用户数据报的首部十六进制表示:06 32 00 45 00 1C E2 17。请计算(计算结果用十进制表示):

1、目的端口为:(1);

2、用户数据报的总长度为(2);

3、数据部分长度为(3);

4、该用户数据报是(4):A 从客户发给服务器     B 从服务器发给客户  (填 A 或 B)。


我的答案:
2.8
(1) 69
(2) 28
(3) 20
(4) A
正确答案:
(1) 69
(2) 28
(3) 20
(4) A;a
答案解析:

目的端口:                         (0045)H = 4×16569

UDP用户数据报总长度:   (1C)H161228

数据部分长度=UDP用户数据报总长度-首部长度=28820字节。

UDP用户数据报是从客户发给服务器的,原因:目的端口号<1023,是熟知端口,服务器程序是 TFTP


43.2 一. 单选题(43.2分)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48.6 二. 填空题(48.6分)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8.2 三. 分析计算题(8.2分)
  • 35
  • 36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