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上层无需知道下层实现细节,而只知道该层通过层间接口所提供的服务。
(2)灵活性好。其一是当任一层发生改变时,只要不改变其接口关系,则上、下层不会受到影响,对于修改、取消某层提供的服务都非常方便;其二是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3)便于实现、调试和维护。主要是由于整个系统被分解成若干易于处理的、相对简单的层次的缘故。
(4)利于标准化。因为每层的功能和所提供的服务均已有精确的说明,有利于促进标准化进程。
客户服务方式是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的简写,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而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对等通信方式是一种点对点的通信方式。
网络协议是保证网络正常通信的规范在七层的网络结构中,每一层有不同的网络协议来保障本层、上层的通信,上层协议在下层网络结构中是而服务是承载于某一层网络协议上的具体应用:
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使用本层服务的实体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实体是透明的。
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3.并非在一个层内完成的全部功能都称之为服务。只有那些能够被高一层实体看得见的功能才能被称之为“服务”。
原因:(1)调制是为了有效辐射。
(2)实现信道的复用。
(3)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方法:(1)调幅(AM),原理: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2)调频(FM),原理: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3)调相(PM) ,原理:载波的初始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频分复用是对多路调制信号进行不同载频的调制,使得多路信号的频谱在同一个传输信道的频率特性中互不重叠,从而完成在一个信道中同时传输多路信号的目的。
时分复用就是对欲传输的多路信号分配以固定的传输时隙,以统一的时间间隔一次循环进行断续传输。
频分复用是用频率区分同一信道上同时传输的各路信号,各路信号在频谱上相互分开,但在时间上重叠在一起。
时分复用是在时间上区分同一信道上轮流传输的各路信号,各路信号在时间上互相分开,但在频谱上重叠在一起。
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
碰撞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大小。
当几个站同时在总线上发送数据时,总线上的信号电压摆动值将会增大(互相叠加)。
当一个站检测到的信号电压摆动值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时,就认为总线上至少有两个站同时在发送数据,表明产生了碰撞。
所谓“碰撞”就是发生了冲突。因此“碰撞检测”也称为“冲突检测”。